【学习笔记】 习近平谈“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”(三十七) ---------- 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,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特点和规律。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,善于把全面从严治党理论转化为推动机关党建的思路和举措,重视总结提炼机关党建实践中的创新经验,不断上升为规律性认识,使其能够长久发挥作用。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,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、一起部署、一起落实、一起检查。要处理好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的关系,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,在统筹谋划、顶层设计上下功夫;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,在补短板、强弱项上持续用力。要处理好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的关系,制度制定很重要,制度执行更重要,要带头学习、遵守、执行党章党规,从基本制度严起、从日常规范抓起。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,推进理念思路创新、方式手段创新、基层工作创新,创造性开展工作。——摘自习近平2019年7月9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【手机短评】 创造打动人心的中国精神 ---------- “良渚古城”申遗成功,中国成为世界遗产第一大国;长征路上,年轻记者追随先辈足迹,传承红色基因;书店客流量持续增长,打造出城市的“精神空间”……种种这些,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,构成了中国发展的“文化密码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文化自信,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,是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”从墨子的“兼爱非攻”到孔子的“仁者爱人”,再到孟子的“浩然之气”,以人为本的情怀、礼乐相和的精神、天人合一的哲学,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,架构起中华民族的“心灵空间”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,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,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。在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中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、人文精神、教化思想、道德理念等,成为了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,筑牢了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,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,而且是文化现象;不仅是经济增长,而且是文化繁荣。面向未来,中国将不仅创造新的举世瞩目的中国故事,更将创造打动人心的中国精神。